对防返贫工作的三点认识
发布人:海盟金网发布日期:2022-04-14人气:0
经过“十三五”全党全国的共同努力,在我国农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国农村农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是历史性的转折。脱贫攻坚结束后,“三农”问题向何处走,中央明确提出,要防止返贫,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什么要防返贫,又如何有效防止返贫,结合安康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第一,防返贫的意义何在
首先,防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中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说它是经济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不解决,既会拖住农村发展的后腿,也会拖住城乡全局发展的后腿。说它是政治问题,解决贫困问题,既是建党初心,也是执政之基,更是制度自信,是体现以民为本、和谐内外关系、强化执政地位的需要。现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但标准偏低、基础仍差,只有守住不返贫底线,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中央“脱贫”初心。
其次,返贫是乡村振兴的需要。中央明确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通过新奋斗创造新生活。在农村,根本标志就是乡村得到根本振兴。乡村振兴既是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与改善,更是农村经济从量到质的飞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农村发展做实做强做硬,才能带动农村社会、人的全面提升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而农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是发展之基。所以,只有守住返贫底线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再次,防返贫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贫富差别既带来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也影响到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增加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而且,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和谐。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既走出了农村内部公平发展的坚实一步,也走出了城乡公平发展的坚实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贫富差距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从农村还是从全局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都是底线和基础,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了,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才能更好更快实现。
第二,怎样实现返贫目标
首先,要用高质量发展推动防返贫。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脱贫攻坚期间,我们提出,要用大发展带动大脱贫,防返贫依然是这样,什么地方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什么地方农民收入就能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和农民自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能力就强,返贫风险就小,反之亦然。要防止返贫尤其是规模性返贫,根本手段是加快发展。从安康当前实际出发,第一位的工作是保证75万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既包括外出务工,也包括强化市县一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稳定就业是稳定收入的前提;第二位是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这当中核心是要在“一县一业”上求实效,重点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只有一大批龙头企业发育发展才能把产品变成商品,也才能带动引领千家万户发展致富;第三位是努力做好“三防”,即防灾、防疫、防病,灾和疫是最易导致规模性返贫的诱因,而病则是常态下单家独户返贫可能性最大因素。当前我们的重点,一是坚决守住新冠肺炎的“外防输入”关口;二是一手抓防汛防灾、一手抓灾后重建;三是突出做好大病、慢病的预防和救治。上述三方面工作,就业产业要保障增收,“三防”是预防短收,都不能忽视。
其次,要用科学机制预防返贫。预防返贫,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八个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把这“八个字”做好,需要建立并落实闭环工作机制与责任体系,这里面关键要抓住五个方面。一是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只有第一时间发现返贫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针对性举措,发现问题渠道很多,但基础是对所有农户,尤其是边缘户、监测户的动态监测,对此,必须建立涵盖所有农户的信息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变更和实时分析,找出风险点并实地核查加以确认,除此之外,要综合运用农户申报、基层组织、四支队伍实地发现申报、信访、新闻监督、上级核查反馈等信息来源,全面系统掌握“返贫”风险。二是采取自下而上核查申报返贫问题和自上而下确认返贫问题的闭环流程,对返贫风险及时认定并实行公示,建立问题清单并进入信息库。三是问题整改,对所有列入返贫的问题清单要集体会审,由县一级乡村振兴局按周下达任务整改通知,落实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验收单位和验收上报时限。为加快问题确认与整改速度,县一级要建立“定期会审”工作制度,由乡村振兴局牵头对问题确认、任务下达整改和问题销号集中会审,及时快速完成流程。四是要建立销号管理、复核抽查、督办工作制度,督促加快问题整改,对整改闭环流程进行监督,确保问题整改及时、整改有力有效、群众满意度高。五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对问题整改不及时、不达标、群众满意度差的对责任人问责,防返贫工作好的给予奖励。
再次,要突出重点工作防返贫。任何工作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定意义上讲,脱贫攻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防返贫工作的主要矛盾就是什么,那么毫无疑问,防返贫依然要突出“两不愁三保障”,只是一些指标,要随着经济发展进行适度调整。对一个农户而言,不返贫主要标志在六个方面,即“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要使这六项指标不出问题,第一位是抓收入,只有收入稳定增长,两不愁三保障才有基础支撑,尤其是吃穿问题。中农发〔2021〕7号文件要求,监测底线要求是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为基数,我省明确2021年监测底线为人均纯收入6000元。我市农民收入基本构成为务工65%左右、产业25%左右、国家转移支付10%左右,所以核心是把就业和产业抓好,实现不了的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和建立防返贫基金进行兜底。第二位是把国家义务教育和医保政策用足用好,保障农民不因就学就医而返贫。第三位是加强防灾和住房、水利基础建设,确保所有农户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上述三方面,是防返贫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牢牢咬住。
第三,防返贫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返贫和乡村振兴的关系。总的讲,防返贫和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农村工作的两个方面,防返贫是农村工作的底线要求,乡村振兴是农村工作的高线奋斗目标,低线支撑高线,高线带动低线,防返贫工作做好了,乡村振兴就能均衡快速推进,而乡村振兴的快速高质量推进,又大大降低了返贫的风险,工作中一定要把二者统筹起来、一致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
其次,要处理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与脱贫攻坚一样,返贫农户是主体、是“内力”,而扶持政策、帮扶力量是外力,内力是根本、外力是协助。强内力,关键是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扶贫扶志、智志双扶”经验坚持并贯穿始终,以“五字新风”破解陈规陋习,以“一约四会”推动乡贤治理,以道德评议激发内生动力,以激励约束释放正向效应,以宣传教育促进成风化雨,持续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农户跳出脱贫低线,逐步跃上致富高线,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借外力,关键是要通过机制建设把各行业、全社会的扶贫力量有效聚合,同时避免“政出多门、政策失衡”造成的力量耗散,通过联通“上下游”、紧密“左右手”,将“十个专班”“四支队伍”、社会扶贫力量与群众牢牢粘合在一起,大家“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攥紧拳头靶向发力,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再次,要处理好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的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次大飞跃。但是,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散”又制约了发展。所以,防返贫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必须处理好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的关系,既不能伤害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发挥分散经营的灵活性;又要利用市场和集体经济这两只手,推动集中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这里面,重要的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违背市场规律。要把集体资金资源用市场手段与优势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实现引领产业发展和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双赢”。
作者:何邦军